11月6日,在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国内外科学家与科创企业家围绕“科学引领变革,企业转型与创新发展之路”这一主题,共同探讨科技如何引领产业变革,以及企业在促进科技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记者 张驰 摄
滴水湖畔,新面孔、新资源、新思想源源不断汇入“顶科之泉”。11月6日至8日,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临港新片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举行。本届论坛以“科学引领变革,重塑世界韧性”为主题,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国内外科学家参会,包括27位诺贝尔奖得主、4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这是自论坛创设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场盛会。
在本届论坛上,科学家们带来了哪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全球性问题日趋复杂的今天,他们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哪些解决方案?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我们无法预测科技会指向哪里,但科研给我们打开了无数可能性的大门”
过去的十一个月里,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每天都会玩会儿ChatGPT。“这好像是一种神奇的酒,让你变得更聪明、更具有创造力,它可以作为一个帮手。”在本届论坛上,一个关于“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哪些问题”的提问引发了迈克尔·莱维特关于ChatGPT的思考。
当下,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引领和推动全球科技创新进入飞速发展的活跃期,AlphaFold和GPT工具的出现,更掀起各界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思考。智能技术如何颠覆和重塑人们的认知、经验和生产生活方式,如何科学地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向善,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成为本届论坛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认为,随着大数据资源的不断增长和需要求解的科学问题日益复杂,在数据范式基础上,引入智能技术,强调人的决策机制与数据分析融合,将数据科学和计算智能有效结合起来的科学智能研究(AI For Science)时代已经来临。
“AI For Science也是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实现科技原始创新策源的利器,拥有引爆产业创新核爆点的巨大潜能。”金力表示,在基础科学的领域中,许多模型都遵循数学、物理定律,科学智能可以帮助研究者探索这些规律,促进研究者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推动基础科学发展,从而改变科研范式。
基础研究看似“无用”,却是科学发展的基石。在本届论坛上,多名科学家强调了推动基础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原力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勇奎认为,基础研究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依然是需要关注的领域,它也是创新之源。“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基础科学都能够立即被转化,有一部分可能永远不会被转化,但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颠覆性创新。”
科学的每一次突破,总会伴随着探索和未知。获得今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授、生物化学讲席教授卡洛琳·卢格表示,科技的日新月异,有时候人们认为正确的观念,可能在下个礼拜就被证伪了,“我们无法预测科技会指向哪里,但科研给我们打开了无数可能性的大门。”
“科学能够为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答案”
健康问题、气候变化、生物安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家们在本届论坛上,开展了多层次的建设性对话,并结合自身研究探讨解决方向,体现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
靶向药经常被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现在制药公司在小分子靶向药上的投资越来越高,产出却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开发新的药物来应对人类健康威胁的难度正在上升。”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斯坦福大学医学冠名教授罗杰·科恩伯格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即首先确定药物靶点结构再设计药物,从而使之能够更加适配目标。
“先对小分子进行DNA测序,计算并挑选其中适合的靶点蛋白,再进行相应研究,将大大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的可能性,从而终结相关疾病。”罗杰·科恩伯格说。
当前,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温已逼近1.5摄氏度的临界点,聚焦气候变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会科学家们从碳捕集、碳计量等不同角度提出应对之策。
2018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奥马尔·亚基认为,可以对全球变暖的主要来源二氧化碳进行碳捕集。“我们现在会用氨水,但是它的耗能非常高,如果为了碳捕集而消耗了大量能量就得不偿失了。”他从材料着手,开发出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共价有机框架(COFs)和沸石亚米达唑框架(ZIFs)等多孔新材料,这些材料具备超强吸附特性,性能稳定,能耗也低于氨水。“在多次捕集后,还能保持其材料特性,可以进行商业化推广。”
制定刚性技术标准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同样重要。“碳排放的数据,在制定排放政策、提交国家排放清单、开展碳交易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方向认为,要建立全球统一的碳计量标准,健全碳计量溯源体系,实现对外数据等效可比、国际互认。
在思维的碰撞中,与会科学家们相信,科学能够为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答案。“这些新兴的威胁既是危,也是机,为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2015年图灵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名誉教授马丁·赫尔曼说。
“科学合作是一座桥梁,能够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合作”是本届论坛出现的高频词。从开幕式到21场分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都强调了全球开放、国际协作的重要性。“科学合作是一座桥梁,能够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人类基因组计划、大型强子对撞机、国际空间站、新冠疫苗等等都是国际合作的典范,也是全球合作推动人类共同理解的典范。”美国纽约科学院院长兼首席执行官杜宁凯说。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的三大核心使命之一就是倡导国际合作。在上一届论坛上,中国科技界发布了《关于国际合作的科研行为的倡议》,向世界传递中国科研人员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心声。本届论坛,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进行了合作签约仪式。
“把二氧化碳在海里封存,叫做碳的负排放。如果负排放能与正排放相抵消,就实现了碳中和。”ONCE发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焦念志介绍,该项目在去年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目前已有33个国家78个科研院所参与研究,借助顶尖科学家协会这一平台,将进一步推进相关领域的科研合作。
在不少科学家看来,人类探索的脚步离不开开放与合作。“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开展国际合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认为,无论是技术发展、人才培养还是科学思想的碰撞,都需要国际合作的推动。
开展国际科研项目合作,还可以反作用于中国国内学科的发展。“国际合作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介绍,中国牵头开展了在南非和澳大利亚建设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项目,进行核心技术研发。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我国科学家能够与其他国家科学家一道,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共同引领科技向善、造福人类”
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历史时期,如何推动科技引领产业变革,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共同引领科技向善、造福人类,成为本届论坛的重要现实意义。
在以“科学引领变革,企业转型与创新发展之路”为主题的企业家圆桌会议上,来自国内外的科创企业领军者和科学家们就如何更好融合企业家精神与科学家思维展开了讨论。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说,企业家不仅仅是去了解风险,同时企业家也发明了很多新鲜的事物,所以企业家跟科学家在这个层面做的事情是一样的。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也认为,企业家精神和科学紧密相关,它们都关乎人的创造,并且同样面临不确定性。
以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为例,孙勇奎认为,推动医药研究转变为能够带来使用需求的药物,离不开学术界和生物制药界之间强大的合作。“行业和学术界的交流非常重要。我们要有一个圆桌,制药界和研究界一起坐下来探讨,什么是对行业重要的基础研究。”孙勇奎说。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罗斯曼说,学术界和企业界都是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强强联手才会有更好的效果。他认为,科学成果的转化既要有强大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环境,也要有基本的学术环境,同时政府也要给予相关支持。
交流过程中,不少科学家都谈及自己和中国的“缘分”。
“我和中国的科学家有很多合作,在中国不仅有很多同事,我的很多学生也来自中国。”卡洛琳·卢格发现,过去15年,中国科学的发展曲线非常陡,这意味着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关于生物学领域,很多科研成果都来自中国。”
2002年菲尔兹奖得主、华为技术公司(法国)研究员洛朗·拉福格表示,自己和中国的科学家有越来越多的交流。“我可以列出一个能向中国人学习哪些品质的清单。”他认为,中国科学家包容、团结的品质值得学习。
从“跟随”到“并进”,再到“部分引领”,我国科技发展正一步步由量变向质变演化。中国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主动发起全球性创新议题,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在世界科创的新赛道上,中国将同来自世界的顶尖科学家们一道,以头脑风暴引领未来。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