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甘肃省敦煌市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开展敦煌文化研学季活动、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等多项措施,吸引众多游客。图为游客在莫高窟景区游览。
近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试点建设3至5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与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好衔接。此前,天津策划推出第一批文物主题游径,江苏“新四军东进北上”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四川推进三苏文物主题游径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什么是文物主题游径?为什么说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正当其时?记者采访了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研究馆员陈卓。
推出以不可移动文物为基础的游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
问:什么是文物主题游径?有哪些形式?为什么要将文物有机关联、串珠成链?
戴斌:径,是线路的意思;游径,指的是旅游线路。《通知》指出,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有机关联、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具体包括: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区域性文物主题游径和县域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线路在众多国家都存在。比如俄罗斯的金环线、银环线。又如改革开放后,“京西沪桂广”成为我国最早的入境旅行线路,北京、上海、西安、桂林、广州五个城市串联成一条线,作为重点旅游城市向国际社会推广。再如,北京的长城、故宫、颐和园,西安的大雁塔、兵马俑、华清池,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城市的旅游线路。不管是国内多个城市的串联,还是一个城市内部的串联,它都是对游客的旅游线路进行规划,并为市场广为接受的结果。
推出以不可移动文物为基础的游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通知》明确“合理释放文物资源”,提出“建立可开放利用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清单,将条件成熟和有潜力建设文物主题游径的文物资源充分纳入,实行动态更新”,要求对于尚未开放但具备安全基础、适宜参观游览的不可移动文物“创造条件部分开放、限时开放、预约开放,逐步提高开放率”。这是具有一定突破性的政策。
陈卓:文物主题游径的资源对象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体,涵盖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文物类型。与一般的旅游线路相比,文物主题游径更强调文物属性,即通过各类文物文化资源的串联融合构成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线路,社会公众在参与文物主题游径过程中,除了能够欣赏文物古迹的外在魅力外,更能借助主题游径了解认知文物背后的价值和内涵,深层次感知某段历史时期、某个重大事件或某位历史人物的历史印记。
以天津市此前推出的首批文物游径中的一个主题——“中华百年看天津”为例。该主题下的一条线路为“金融之光”。天津曾是近代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外商银行进入天津后,大多建在解放北路金融街邻近海河,西北起解放桥,东南至徐州道接解放南路合围区域,因此解放北路有“东方华尔街”之称。我们策划了从法国俱乐部旧址(天津金融博物馆)出发,沿着解放北路向南到赤峰道盐业银行旧址参观,然后原路返回到解放北路,继续向南依次参观东方汇理银行旧址、原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中国银行博物馆天津分馆)、原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原汇丰银行大楼、原花旗银行大楼,最后参观原麦加利银行大楼的线路。这条游径成为社交媒体上“天津自助游”的重点推荐线路。
国民对旅游的认识开始走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
问:为什么说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正当其时?
戴斌: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在促消费、稳就业、保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今年元旦、春节假期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后,高开稳增态势一直延续,经过“五一”假期的加速回暖,旅游业复苏渐入佳境。旅游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当前,很多有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的藏品,由于种种原因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文物主题游径建设,能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更好活起来,促进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从需求侧看,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已经走过了“看山看水看风景”的初步阶段,开始走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的全面发展阶段。一方面,旅游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在出游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于文化体验的追求。以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为例,调查显示,72.53%的游客参与了两项以上文化活动,同比提高6.63个百分点。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
问:文旅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具体到文物,当前其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哪些痛点难点,如何破解?
戴斌:文化和旅游都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文化需求还是旅游需求,都在快速增长,不断交叉重叠。文物是旅游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文旅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利用一直都在不断探索之中,文旅融合与文物保护利用互补促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全国形成了一批如故宫等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物旅游目的地。从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效看,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还有较大差距。在一些地方,文物保护利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文物合理利用不足、传播传承不够,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途径亟待创新,依托文物资源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有待进一步探索,文物部门和旅游市场互动联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让更多文物走入当代生活。无论我们对曾经的过去如何留恋,文明总是生生不息地永续向前。单纯的静态展示,靠一些老照片,加上简单的解说,很难引起共鸣。我们要做的是把传统要素更好融入到当代生活。QQ音乐和敦煌研究院合作、新生代音乐人尤长靖演绎的《西遇》上架不到一小时,评论数就破万,微博转发量则超过120万,当下的敦煌正因年轻群体的认同而快速传播。文化人和旅游人都应该走出相对封闭的小圈子,走向社会,走向大众,借助一切可能的平台、渠道和方式,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社会力量。《通知》提出:“鼓励社会力量按市场化方式投入资本、技术、创意,全过程参与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到目前为止,山山水水的自然资源、遗迹遗产的人文资源依然是吸引游客到访的关键因素,但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创造和充满时尚活力的生活方式更能吸引新一代游客的到访。这是一个旅游者定义旅游业,而非旅游业定义旅游者的时代。没有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广泛参与,没有思想的引领和技术的应用,没有企业家的商业创新,就难以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要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促进文物旅游融合发展,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
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一些博物馆有发展旅游的意愿,却受到单位性质、人才结构等方面的制约。一线城市的热门场馆,每天开闭馆时间与工作时间同步,加上预约、登记、限流等措施,让一些人感到“想说爱你不容易”。一些有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的藏品,由于解说过于严肃,且布展陈列从玻璃柜到警戒线的层层拦阻,导致有的参观者望而却步。针对各类事业单位,对于它们能不能进行市场化经营以及如何从市场化经营中受益等,从制度上应予以进一步明确。
文物和旅游的融合,不只局限于院墙之内,更可拓展至社区、景点、酒店、地铁、车站,乃至整个城市及周边地区
问:有效利用是文物主题游径发挥价值、产生效益的实现路径。可否结合地方有关案例,谈谈如何丰富游径利用方式?
陈卓:中华大地上灿若星辰的文物资源,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以旅游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连接市场,不断丰富文物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类型和供给方式,进一步提升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推进业态创新。文物和旅游的融合,不只局限于院墙之内,更可拓展至社区、景点、酒店、地铁、车站,乃至整个城市及周边地区。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延伸,也是价值辐射的扩大。如天津正在积极推出第二批文物主题游径,这次的线路将不再局限于同一个文化业态,而是要策划多业态相结合的主题游径。比如区域性的“滨城游”等,把同一个地域内的文化、游览、餐饮、娱乐等结合起来,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领略津城魅力。
推进技术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可视化互动展示、沉浸式体验,以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呈现方式,增强文物主题游径的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建成人文游径、智慧游径、快乐游径。
推进传播创新。近年来,各地方、各平台的文博类节目不断涌现,《万里走单骑》《登场了!敦煌》《博物馆之城》《文物里的山东》《行走大运河》《何以中国》等节目,深入考古文博的多个领域,让文化遗产穿越时光、融入当下。可通过综合运用电视艺术手段与多元传播方法,让曾经深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遥远而不易接近的遗址等一步步贴近公众认知,吸引更多游客。
问:在文物主题游径建设上,如何统筹处理好“保”和“用”的关系?
陈卓: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把文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坚定历史自信、传承中华文明的实际行动,是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通知》提出,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保护第一,正确处理好保护、开放和利用的关系。
以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为例,该馆为原法国公议局旧址,至今已有90多年,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文旅局经广泛调研,与有关部门协调,吸纳社会资源,委托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将这座“小洋楼”按照国家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有关要求进行活化利用,建成沉浸式数字艺术博物馆。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功能,开创“博物馆+(互联网、旅游、演艺、阅读、非遗、城市客厅……)”发展模式,努力做到让它与社会生活不脱节、不断裂。
天津市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成功保护利用案例——北疆博物院。它是中国近代早期博物馆中兼具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几大功能的博物馆典型样本,也是目前我国早期博物馆中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历史文献完整保存至今的博物馆,堪称中国早期博物馆史上的一座“活化石”。馆址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院内,多年未对公众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地方分批次投入经费对本体建筑进行维修保护,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方针,以现有历史图纸等为依据,依照残损现状及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保持古建筑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使修复部分与建筑原貌保持和谐,达到了恢复历史面貌、延长使用寿命、调整功能布局、满足博物馆对外开放要求的目的。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